close

  
  2012年10月12日,河南省溫縣第一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員用紅領巾和五角星拼出五星紅旗。(攝影 徐宏星)
  參考消息網4月28日報道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最近出版的《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一書,通過作者瑪雅與十幾位著名專家學者的對話,從不同角度探討總結了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對“中國為什麼能”這一叩問做出了響亮回答。
  一
  一百年後,當後人打開今天的歷史畫捲,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人類社會劇變的壯觀場面——蘇聯東歐在20世紀末的轟然坍塌和中國在21世紀初的震撼崛起。不久,始於美國的金融海嘯又席卷全球,裹挾著整個世界經濟一瀉千里……風雨飄搖中,有一個身影趔趄了一下,卻依然站立。這就是曾經被西方打倒在地,卻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中國。
  一百年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們會發現,蘇東的坍塌和中國的崛起,是二戰結束半個世紀後世界上影響極為深遠的兩大事件。兩個事件共同改寫了歷史,改變了世界——前者宣告了一條道路的失敗,令信奉“歷史終結論”者歡呼不已;後者證明瞭另一條道路的成功,令“歷史終結論”者的夢幻破滅。兩條道路之間,存在著無法割裂的血脈聯繫。二者的區別在於,能不能與時俱進,能不能從具體約束條件出發,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通向理想境界之路。
  正如中國領導人一再強調的,1949年以來的中國發展歷史不可割裂。中國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中國,既與鄧小平等領導人開創的改革開放道路有關,也與毛澤東那代領導人建構的國家制度框架有關。毋庸諱言,60多年來,在意識形態的淺層、在國家工作重心和目標上、在與世界主要大國的關係等方面,中國上演過數次左右“變臉”。然而,中國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的“底色”始終沒有變,那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探索實現社會主義的“人間正道”。直到今天,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走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
  在這條路上,60多年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也經歷過一次次挫折、震蕩和損失。但不論怎樣跌宕起伏,都未構成對方向本身的否定,而只是告訴世人:一種理想和理念,要從經典作家的書本走到現實,絕不可能是一條直線,其間必然經歷曲折和反覆,需要在不斷試錯中校正偏差,掌握進度,走向成功。
  從1949年到今天,人民共和國走過了一甲子的時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從積貧積弱的窮國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強國。建國頭30年,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為後來的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改革開放後,中國不僅創造了持續30多年接近兩位數高速增長的奇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沒有發生戰爭,沒有對外擴張掠奪,內部保持了穩定。這在人類現代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精彩一幕。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唱響中國,是為了以事實和分析告訴人民,60多年來中國經歷了什麼,創造了什麼,收穫了什麼,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激發和增強追求中國夢的正能量。我們之所以要唱響中國,也是向世界表明,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從另外的起點和路徑,同樣走近了世界文明的制高點。
  二
  當今世界,中國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由於中國的崛起,世界已大不相同。美國人一向認為,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仍將是美國的世紀。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的這種能力在衰退,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部分取代了美國的這種角色。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在國際關係領域意味著,誰能夠創造財富,推動世界經濟增長,誰就能擁有話語權,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力。按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本來還不足以擔當這種分量的角色,但由於中國人多體大,由於共產黨有上下動員的能力,由於舉國體制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長,中國可以提前參與到割分全球蛋糕的游戲中。這就是人民共和國的制度優勢所在,是社會主義中國能夠影響世界、對人類有所貢獻的根本所在。當然,前提是,中國能夠保持自身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同時要具備與所希望擁有的話語權相對稱的自我保護能力——經濟上的、軍事上的、思想上的。
  而今,中西方思想界都在檢討現有的制度模式,探索新的制度模式。在這當中,中國模式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註,對非西方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具有吸引力。而另一方面,中國模式尚存在許多不足,有些方面還很脆弱,正面臨國內國際各種嚴峻的挑戰。我們國內的問題很多,困難重重,諸如思想上對道路、制度和方向認識不一致,經濟上進入了結構調整的困難階段,社會建設也遇到大的阻礙,尤其是,腐敗正嚴重侵蝕著執政黨的肌體,破壞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國際上需要我們與其他國家相互適應,尋求建立新型國家關係,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創造有利於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在這個時候,終結了“歷史終結論”的中國模式能否經受住歷史的考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能否實現,成為中國嚴肅的思想者們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如何完善中國模式,建立“後西方話語時代”的中國話語體系,也成為中國嚴肅的思想者們的理想與追求。
  這就是本書產生的背景和所要表達的立場。筆者採訪了15位具有影響力的相關領域的專家,總結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分析中國在今天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地位以及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展望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中國將為世界所作的貢獻。全書分為發展篇、戰略篇、制度篇、思想篇四個部分,從事實和理論層面闡述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依據所在。
  歷史沒有終結,未來對世界每一個國家來說都存在挑戰。每個國家的戰略重心,都應該是辦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在經歷了60多年的努力奮鬥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成功而獨特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這樣的成功和獨特告訴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沒有理由被唱衰的國家,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沒有理由對自己國家的未來感到悲觀的國家。恰恰相反,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接近百年復興的偉大目標,“兩個一百年”的使命將在我們這代人手中完成。(作者為鳳凰衛視出版中心主筆)
  (原標題:學者:我們為什麼唱響中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j63qjxr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